第一篇日记
书迷正在阅读:评分F(哨向)、黑昼(年下骨科1v1)、一代军神的称雄之路、啊,一些无关紧要的片段、少年的变装日记、脑洞萌萌梗(大杂烩)、伺惑她(SM NPH)、第四次见面、【原神】当空被魅魔附身之后、十八禁yin乱世界
2日 创建时间:2022/10/413:56 标签:青年路 我小时候,住在成都有名的青年路,那里紧挨春熙路,是有名的商业街。80年代的时候,青年路是成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:临街热闹的店铺,街上搭的简易摊位,忙碌的个体户,一天到晚拥挤的人流。青年路上诞生了成都第一个百万富翁,称为某百万,一时风光无两。我记得小时候,青年路上经常会挤得水泄不通,似乎全成都的年轻人都会到这里来逛街购物,稍微兴隆一点的店铺,常常人满为患。我就是在青年路上长大的,一直到小学三年级才另搬他处,不过每天中午放学仍旧会到青年路上来吃午饭。我入读的小学,只和青年路隔一条街。 白天的繁华不用说,一到晚上青年路就开起夜市。从青年路到荔枝巷,一直到春熙路,全是夜市摊位,家家灯火辉煌,恍如白昼。卖衣服的,卖鞋的,卖小百货的,卖吃食的,乌泱泱几条街。一直到晚上9点过,街上才会慢慢恢复平静。这就是80年代,改革开放初期成都的商业盛景。整个经济氛围是活跃的,生机盎然。 如今,成都的夜市早已取消,但我觉得其实可以划出专门的一块区域来举办早市,夜市。这样既能促进消费,又能为城市增加人气。管理城市不能一味的追求高端,大气,上档次,适当的保留一部分传统商业形态,才是更亲民,便民,友民的做法。以前成都提出要创建国际大都市,世界田园城市,枢纽城市,我觉得不如争做市民最幸福城市。没有每个城市参与者会心的幸福感,所有的宏大图景都是舍本逐末。只有每个城市参与者都享受到城市的红利和便利,才会有为这